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

URLcode

今天有聊到語法,也貼了URLcode

索性就來一下教學,以Facebook影片為範例

首先登入Facebook

接著在網址後面打幾個中文字,注意請保留網址後面的?ref=logo
(譬如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#!/?ref=logo中文字)

接著把網址整列複製起來,貼在自己的近況上

當Facebook自動判斷成為連結時,就為把中文字轉換成URLcode,變成如下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?ref=logo%E4%B8%AD%E6%96%87%E5%AD%97

然後像數學的約分,把相同的地方刪去就可以得到
中文字=%E4%B8%AD%E6%96%87%E5%AD%97

而這些以百分比%作為開頭的奇怪編碼就是URLcode

懂這個要幹麼呢?其實也不能幹麼,反正有空來看我的文章就應該是太閒,跟著做一下也無訪

以下是實例,下載Facebook裡的影片

請先連結到我之前上傳的影片
這是當時太閒寫按鍵精靈玩開心農場可以讓我不用下田工作的腳本

如果想要下載這個影片,又沒其他特別的下載軟體,該怎麼辦呢?

那就要從原始碼開始找起,去找到影片"來源",先把網頁抓下來
網頁上右鍵→另存為...

接著就是用筆記本把抓下來的.html打開
在此有人會疑惑,為什麼不直接在網頁上檢視原始碼呢?
因為某種特殊原因,檢視原始碼看見的程式碼,跟抓下來後用記事本看程式碼
兩者程式碼並非完全一樣,抓下來的比較完整,所以採用抓下來的方式


用記事本打開後會看見一堆密密麻麻的程式碼,這時候就要找關鍵字

而一般影片檔的副檔名都是 wmv、mpg、avi、mp4...之類的

Facebook上傳後的影片是轉成mp4,所以請直接搜尋關鍵字:.mp4

會找到3個,從.mp4往前推到網址的開頭http,共可以找到兩個(這三個其中有一個是重複的)
http%3A%2F%2Fvideo.ak.facebook.com%2Fvideo-ak-sf2p%2Fv6814%2F72%2F77%2F1169056359113_29621.mp4
http%3A%2F%2Fvideo.ak.facebook.com%2Fvideo-ak-sf2p%2Fv10828%2F72%2F77%2F1169056359113_17001.mp4

此時會看見兩種URLcode,就是%3A跟%2F,兩者代表著:跟/

所以代換後就會變成
http://video.ak.facebook.com/video-ak-sf2p/v6814/72/77/1169056359113_29621.mp4
http://video.ak.facebook.com/video-ak-sf2p/v10828/72/77/1169056359113_17001.mp4

這就是所謂的來源,連結後就可以右鍵下載下來囉

(其實找cache的檔案或許是最快的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